首页  文档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  新生入学须知  工作简报  办事指南  留言板 
学生工作部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热点关注>>正文
香樟学子 戎耀之星|石顺源、龚胜菊:征战万里路 青春献国防
2024-07-08 14:51 贵师学工 

图片

16FB4

石顺源,男,共青团员,2020年9月入伍,2022年9月退役,曾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南总队机动支队。现就读于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



男儿有志挥金戈,火红青春献军营


谁不曾有过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呢?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他始终紧跟着党的步履,用他的青春色彩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画上了属于他的青春底色。

在考入大学前他就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决心,可当时因为家人的反对,此事遗憾落幕。在他大一新生军训开训动员时,听见主席台上的人员正在召集有想参军入伍想法的同学,就这样,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学校军鹰团并加入其中。军训期间,军鹰团的军训强度,远非普通军训所能比拟,其严格与艰苦,无不考验着每一位团员的意志与毅力。当天他同宿舍的室友可以走着回来,而他却只能瘸着腿回去,可这并没有打消他的训练念头,反而更加坚定他要留在里面的决心。军鹰团里面的组训人员是以往退役的大学生士兵,他当时的实力很弱,十分钦佩班长们有着出色的体能素质以及军事素质,军训结束后他也继续留在了军鹰团,日复一日的坚持着训练。

次年寒假,新冠疫情爆发,看着手机视频中的“逆行”人员,他再一次坚定了参军入伍的决心。不久后,学校组织了一次征兵宣传,趁着这次机会,他瞒着家里人偷偷报了名。经过严格体检、政审之后,2020年9月,他终于穿上那一身梦寐以求的军装,成为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的一员。


立下报国宏图志,热血儿郎意志坚


当他踏入部队那一刻,他的目标就是:要当个好兵,最好是能当特种兵!因此在工作、生活中他耐心向身边优秀的战友学习,向班长请教。尽管之前在军鹰团打下了训练基础,但是下连队之后他遇到了训练瓶颈期,军事素质一直难以提高。在副班长的安慰和指导下,他的训练成绩一路爬升,得到了其他班长及老兵们的肯定。但他没有骄傲,他时刻牢记他的目标是要成为一名精兵。为了实现目标,他每天都加强辅助训练,直至额头上的汗水浸透一张张报纸、朦胧了双眼;长跑训练时脚趾甲蹭掉了也未曾放弃,别人武装结束后是齐步带回,而他继续背着装具蛙跳着返回。刻苦的训练使他的训练成绩一直保持在连队前十名。

7月,各地迎来汛期,河南在这年也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暴雨,连着十来天大雨不断。他也迎来了他部队生涯中的第一个任务,河南“7.20”特大暴雨抗洪抢险任务。此次任务辗转了河南各地,他也见识到了洪水的恐怖之处,看见了沙袋堆得比旁边的房屋还高,有的地方洪水甚至没过了红绿灯,再加上河南是一个平原地区,一眼望不到头的沙袋围起来的墙,让他记忆犹深。天气的恶劣以及搬运的劳累,完美的诠释了“度日如年”。在这次任务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凛冽瑟瑟发抖的大雨和夹着雨吃起来嘎嘎响的压缩饼干,而是对意志和体力都充满挑战的沙袋搬运。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次任务就是他们锻炼自我、磨练自我、检验自我的好机会,也是向上级领导展示战斗力的好时机。在任务过程中,大家团结一致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任务结束后,他也体验到了军民鱼水情。任务返途的过程中,十里长街欢送红军。看着人们脸上真诚的笑容,他的心中也充满了喜悦,这也许就是“逆行”的意义。


携笔从戎立壮志,精文尚武铸军魂


2022年9月退役,离开军营的那一刻,他的心里仿佛落了空。下连队前,他习得了包容隐忍,学会了坚定顽强,懂得了冷静思考,放下了儿女情长,肩扛起家国抱负。两年军旅,从未后悔,当他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口号于胸腔呐喊时,当他低姿匍匐、不怕泥泞、穿越一道道障碍时,当他身负重装,竭尽全力地向五公里终点线冲去时,当他晚归,望见被夕阳映红的八一军旗时,当他仰望满天繁星,再眺望远方的城市灯火时……有家国与战友,值此风华正茂时,此生无憾。复学后,有些同学对他两年的军旅生涯感到不解,认为两年的军旅生涯是浪费时间。但是,他认为人生是一条很长的路,途中他们不该只顾埋头前行,而应去欣赏沿途的风景。

返回母校后,从战士转变为学生,将“战场”转向书海,他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了大学生活。刚回到学校时,他也曾有过迷茫期,由于基础薄弱、专业知识生疏,他感到压力不小,但从军营里继承来的“较真精神”却不允许他放弃。除了每天认真听老师讲课外,他还在课后主动找资料弥补课上没有听懂的知识。同时他继续加入了军鹰团,担任作训营教官,带领队员学习一些军事技能,讲一讲自己在部队发生的趣事,同时配合学校武装部完成相关国防动员工作和相关征兵宣讲工作,为国防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军人守土固疆,维护祖国的安全与统一是他的职责和使命,作为学生,学习是他的第一要务,除了学习外为广大师生服务也是他的追求。在他的看来退伍只是战场的转移,真正的士兵,即使脱下军装,依然会保持军人的信念和勇敢。在军旅生涯里,没有因为挫折而后退,离开部队,同样不会退缩和畏惧,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他将始终牢记党的瞩托,继续传承部队的优良传统,保持军人的铁血本色!

6DFE4

龚胜菊,女,共青团员,2021年9月参军入伍,2023 年9月服役期满退出现役,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 91951 部队,上等兵军衔。现就读于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图片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图片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些始终坚持和执着的事情,而她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从军梦。她的父亲曾是一名西藏边防军人,所以她从小就对军队无比向往。因此,在大一军训时,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军鹰团,每天坚持训练,练体能、强体魄,为自己参军打下基础。大一学年结束,她毅然决定报名参军,经过层层筛选,她终于坐上开往梦想的列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


图片

巾帼花开强军路,铿锵玫瑰别样红

图片


到了部队,摆在她面前的却是一项接一项的挑战。九月的广东,酷热难当,而当时正值疫情,所以她只能戴着口罩训队列,站军姿不到十分钟,衣服就已经全部湿透,口罩摘下来都在滴水。三公里、投手榴弹、据枪瞄准、战术训练,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一点点地往上走,可是手肘、膝盖上的痂却是结了又结。最后是游泳训练,早上的泳池水温极低,她只能慢慢地克服恐惧心理和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一遍遍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不断地呛水,不断地尝试,最终她这个极其怕水的人也学会了游泳,经过了新兵连三个月的摸爬滚打,她也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

下连她来到了海军陆战队,这是一支被誉为“陆地猛虎、海上蛟龙、空中雄鹰”的部队,单位驻地位于山东,跨越两千多公里,她来到了传说中的沂蒙劲旅,旅队继承和发扬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就在这样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开启了她最精彩的军旅生活。

三月份单位安排她参加狙击手集训,集训的那段日子是最难熬的,但却是最令人难忘的。第一次打高精狙那天,她满心欢喜,以为随便扣动扳机就会有一个好成绩,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训出好成绩。后来,她时常向老班长请教,从调整精度,控制呼吸,瞄准,一步步仔细练习。晚上点完名她们就在食堂做计算,穿大米,垒弹壳……强大的野外生存能力是狙击手必备的技能,所以她们经常会一整天潜伏在野外,在一个掩体里面待几个小时。那段岁月是煎熬的、痛苦的,忘不了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在泥潭里翻滚,还记得半夜起来爬战术,在坟地摸索前进的恐惧。在漫长的狙击训练中,她学会了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持冷静,如何在千钧一发之际做出精确判断和射击,最终在实弹射击中屡创佳绩,打出了三弹一孔的好成绩。集训结束后她被分配到了装甲专业,面对庞大的铁疙瘩,必须精准操作才能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于是她昼夜苦练,慢慢熟悉装备,每每坐上装甲车翻越一座座山头的时候,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野外驻训是检验军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大连的风沙里、阳西的海浪中,她把军人矢志打赢的决心书写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高强度的训练任务,她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坚定的意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军人的坚韧和毅力。最后到了迎接陆战队检验的时刻,单位接到海陆空三军联合演习任务,她主要负责抢滩登陆环节。每天住在海边,冲锋舟训练磨破了她的双手,游泳训练晒黑了她的脸庞,舰载协同训练,一遍遍的抬舟登舰,全身湿透了也咬牙坚持,但辛苦总是会有回报,最终演习取得了圆满成功。


图片

陆战队员忠于党,征战万里不迷航

图片


除了军事训练,她也积极为连队政治工作做贡献,作为连队新闻报道员,她积极撰写新闻稿,并多次在旅强军刊物上报道女兵风采,书写女兵故事。作为会议记录员,她经常加班加点整理资料,保障各类会议。她主动构思春节晚会表演,给官兵们呈现了许多精彩的节目,积极报名参加各类理论竞赛,增强自己的理论功底。多次为上级首长做旅史解说,得到首长一致好评。

回首军旅生涯,她感慨万千。海军陆战队是一支英勇善战、忠诚可靠的队伍。在那里,她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坚持,如何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每一次艰苦的训练,每一次激烈的演习,都让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责任和担当的含义。在部队中,她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品质和技能。纪律严明、团结协作、敢于拼搏、乐于奉献,这些军人的优良传统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

两年军旅虽短,但于她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曾经的种种艰辛已经淡忘,回荡在耳边的是领导的句句诤言,战友的声声关切。她也很庆幸能够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战友,能够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她用两年的时间,践行了“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精神,明白了“长缨在手,何愁难缚苍龙”的道理。回顾她的军旅生涯,她深感自己受益良多。在部队里,她不仅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更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团结协作。这些经历不仅让她在军事上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更让她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图片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图片


一顶钢盔一杆枪,满腔热血一生戎装。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她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发扬军人精神的重任。如今,她已经重返校园,脱下军装没有了起床的号声,也不会再有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狼狈,手上的茧子渐渐磨平,黝黑的肤色也恢复了过去的光泽,似乎一切都是一场梦一样。可她始终忘不了,忘不了潍北和大连的风沙,忘不了阳西和汕尾的海浪,忘不了虽然伤痕累累却依然坚持的勇气,忘不了“退伍不褪色”的老兵精神。

转身,亦是征程。今天的她虽然不再是人民子弟兵的一员,可“背水攻坚,勇往直前”的八字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她的血脉当中。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她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她将一如既往地发扬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身处何方,都应心怀感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青春之我,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铸就属于自己的荣光。当国家越来越需要大学生担当作为时,她积极参与征兵宣传,并在2024年三月份担任贵阳市警备区春季役前集训教官,渴望用行动带动更多同学投身强军事业,将青春融进强国强军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为祖国未来发展绘制了精美的蓝图,时代的呼声在告诉广大青年学子砥砺前行。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各自的追求,作为一个人生阅历尚短的普通学子而言,她不敢遑论“光荣在于平淡”,更不轻言已经懂得“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真正含义。但她可以骄傲地说,当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重合在一起时,她很幸运能够将自己微弱的力量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未来她将继续为强国强军事业贡献力量,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图片:军鹰团

文字:杨珉钰

编辑:曾俊杰

一审:王丽

二审:程雅婷

三审:张文云

责编:杨波

图片



关闭窗口


学工部信息
 部门介绍 
 辅导员之家 
 国防教育 
 学生管理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部长信箱 
助学贷款
尚无内容。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