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有曰:“霜降,秋天的最后一站,失去了繁华喧闹,却迎来了生命的成熟。”
霜降(First Frost),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在露和雪之间,比露犀利、比雪柔情。

一夜西风紧,叶落叠成诗,霜伴红叶,是对秋最浪漫的告别。将手挽成一圈,我们用彼此的温暖抵御寒冷,迎来美丽的霜降。
节气风俗
1.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柿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2.吃鸭子
在闽南、台湾地区,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闽南有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充分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都会卖得非常火爆。

3.吃牛肉
广西玉林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4.饮酒赏菊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气候特点
“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天气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之日,远山近水皆被霜色染白,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谧而深远,让人心生敬畏与向往。

物候现象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秋的使者送来的最后一封情书。霜花凝结在叶尖,宛如泪滴,那是秋对大地的眷恋与不舍。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风雨如何变换,愿我们都能如这霜降之景,坚韧而优雅,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END
“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出品
文字:李思茹
编辑:余 扬
一审(校):胡海霞
二审(校):钱 响
三审(校):林秀娟
责编: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