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5月9日,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第一期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班”继续进行,这两日的培训可以概括为:“双专”进行时 专家讲座开阔视野 专题研讨碰撞思想

5月8日专家讲座现场

5月9日专题研讨现场
【专家讲座开阔视野】
5月8日上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专家楼永珊厅迎来一场内容充实、精彩纷呈、醍醐灌顶的专题报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冯培博士、教授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四个特征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设计》的专题讲座。本场讲座由我校参训辅导员代表、法学院团委书记杜维娜主持。

冯培教授简介

5月8日,冯培教授讲座现场

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杜维娜主持讲座
冯教授的报告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阐述,也有通俗易懂的鲜活事例,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而是喜闻乐见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他指出,在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时代,极端化社会舆情的广泛传播影响着主流思想价值的传播,当今思想政治工作面对互联网背景下迅速变化发展的局势,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真正利用移动互联网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多渠道多路径教育引领。他归纳总结了“用户为本,内容为王,共享为基,创新为要”的四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设计要认清把握对象的变化规律和特点,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精心设计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故事构筑情景,把陈情与说理相结合,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方法;共享资源,聚力思想政治多渠道多路径,精诚合作形成同向同行的大格局机制;及时关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让互联网背景下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我校参训辅导员与冯培教授合影
整场专题报告,在场培训学习的同志们认真听讲,投入其中,场上不时掌声连连,气氛活跃。

蔺桂瑞教授个人简介

5月9日讲座现场
5月9日上午,永珊厅又迎来一场荡涤心灵、感人肺腑的体验教学。首都师范大学蔺桂瑞教授作体验教学《遇见自己——辅导员萨提亚模式自我关爱》。年过古稀的蔺教授,用所思、所行、所为为在座的300余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展示了什么是教育的真心和内涵,诠释了教育是一个优雅而漫长的过程。本场讲座由我校参训辅导员代表、学生工作部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李伟主持。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思政科科长李伟主持讲座

5月9日讲座现场——情景模拟
蔺教授通过理论讲授、角色扮演、情景展示、冥想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介绍了萨提亚的冰山系统、压力之下的应对姿态、沟通要素、改变的历程以及自我关爱理论等,并从辅导员的各种工作、生活压力事件入手,帮助辅导员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的敏锐觉察,处理自我内在冲突,有效应对压力、管理情绪、自我关爱、自我欣赏、审视生命、培养积极的情感能力,达到自我和谐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和谐。

我校参训辅导员与蔺桂瑞教授合影
蔺教授的讲座,在我校参训辅导员中引起强烈反响。我校全体参训辅导员纷纷表示,我们一定坚守教育的初心和梦想,久久为功,终会满目星辰大海,一路春暖花开。
【专题研讨碰撞思想】
5月7日、5月8日下午,培训班就“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构成与提升困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方法与路径”、“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方式方法”等四个问题进行了分组研讨。研讨中,我校参训辅导员们在各讨论组积极踊跃发言,结合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好的做法进行了分享,对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学校师雅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辅导员理论宣讲等工作经验等发表独到见解,赢得热烈掌声和肯定。

专题研讨现场

专题研讨现场
晚上,师雅辅导员工作室仍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长大厦9楼会议室组织开展研讨工作,内容为“贵州师范大学’大学生生命教育’辅导员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建设”,就师雅辅导员工作室主要建设成果之一——《大学生生命教育》辅导员课程进行了探讨,师雅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余阳、“‘思’领启航”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陈荣霞等引导大家围绕课程大纲、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与考核方式等展开讨论。经过紧张讨论,一致通过课程教学设计,形成了书面材料并完成相关表格填写。相信生命教育这门课程会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重新审视自我,尊重敬畏生命,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

师雅辅导员工作室《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研讨现场

师雅辅导员工作室《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研讨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是一个拼搏奋斗,追逐梦想的最好时代,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定会收获满满,只要我们不倦前行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担当,愿我们勇担时代责任,牢记总书记的期望和嘱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问西东。
【参训心得】
冯培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绝伦的讲座和下午的分组研讨交流,让我受益匪浅。冯教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工作实例结合,全面分析了互联网的四个特征,网络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深入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计,以及研讨会中辅导员们有质量、有效果、有真情的经验分享,为广大辅导员筑牢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提升素质能力,提高工作实效,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新的思维。
——国际教育学院 陈荣霞
冯培教授的报告精彩连连,醍醐灌顶。报告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阐述,也有通俗易懂的鲜活事例。面对互联网背景下迅速变化发展的局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认清和掌握移动互联网用户为本,内容为王,共享为基,创新为要的四个特征,精心布局,正确引领,针对四个不同特征形成精准低灌,精心考量,精诚合作,精彩纷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设计。
——美术学院 李双双
聆听蔺教授的心理课程,收益颇多。生命是能量,“生命的意义就是把你自己活出来”,蔺老师的冰山理论告诉我们,当浮出海面可见冰山上的“行为”时,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冰山以下的“应对方式、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与自我”,七个层次让我们学习到要接纳自己,放下对自己完美的期待、一些僵化的观点,我们可以犯错误,但不用非黑即白,调整我们的认知,改变自己。任何情绪是我们的,都允许,但不用活在情绪中,觉知情绪,觉察运用“和谐一致”的沟通,让情绪成为成长的体验。此外,蔺老师课堂上用案例和学员情景模拟的方式,带给我们“萨提亚”模式的应用,从事教育工作中辅导员遇见问题应对方式技巧,从而让我们能够拓展应用到探索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本质上的各种问题在沟通方面的理念和方法,着实备受启迪。多尝试发现崭新的自我,“相同使我们联结,相异使我们成长”,时刻保持勇往直前的状态,总书记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龙婧
相遇自我,幸福人生。感谢、感恩蔺老师真诚真心的分享,使我内心充满感动和力量,蔺老师全场娓娓道来,将萨提亚心理成长模式理论深入浅出,结合实例,运用场景化模拟真实困惑的方式呈现,提示大家如何将这种模式灵活运用到学生育人工作中,同时通过对冰山理论剖析,帮助大家找到调节自我情绪,应对外界压力的方式。生命的意义就是接纳自己,活出充满潜力的自己,葆有生命能量去做喜欢的事。脑中有信念,眼中有方向,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生命影响生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绽放的生命去影响学生,引领学生,点亮心中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邓莉莎
今天听了蔺教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迪。生活和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自己拥有一个春天的生命,才能帮助别人创造一个生命的春天。”我们做的是人的工作,要用爱浸润到学生的成长,平淡而真挚,深沉而执着,让学生在浓浓的关爱和引导中自强、自信,找到生命的意义,活出真我。
——生命科学学院 余阳
文字:李双双
责编:杨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