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主办方消息,经过前期申报、项目实施、成果审核,我校申报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主题研究活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传统学习文化的复兴”,最终将受邀于2018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参加第四届教博会展览,并进行现场成果演示。
为积极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北京师范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实践,经北京师范大学党委/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时至今日,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教博会。教博会汇聚多方力量,系统展现了教育创新发展的中国经验;教博会连接国内国际,敏锐把握教育创新前沿发展态势;教博会实现了教育政策、思想、理论、制度、实践的创造性深度融合;教博会注重普惠性、开放性,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引领发展。教博会已经成为国内唯一由部属高校主办、指向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服务我国教育实践、完全公益性质的教育盛会,其专业品质、社会名誉度逐年上升,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和改变初见端倪。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
高校图书馆传统学习文化的复兴
森林之城,思贤山下,彩球终兮落谁家?一九四一往日昔,泱泱师大出藩篱。
香樟茵茵,书向鸿笺,桃李之盟载于师谱,贵州师范大学创建于1941年,其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也是贵州省最早创建的高校图书馆之一。1954年,图书馆随校从贵阳市雪涯路搬迁至风景优美的照壁山麓,馆舍4000平方米,坐落于绿树华英之中,给师生提供了一方专研学术、陶冶情操的土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校学子始终传承着“博学致新”的学习文化,对经典书籍的阅读热情丝毫不减。
改革开放四十载,风光不与旧时同。教育改革建树颇丰,时代浪潮之下,谨以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为引,沐享教育改革之风。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教育文化交融促进,因势利导,必然成为青年一代砥砺奋斗的航帆。
课题团队
按照学校领导指示,学生工作部牵头组建了一支由思想政治教育科教师及教育科学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及生命科学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研究小组。从2018年9月初开展研究至今。
图 | 团队成员合影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资源的大数据化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信息体量也愈发膨胀。学生深陷巨量碎片化“知识风暴”之中,无法摸清自己前行的方向,这也使得同学们的学习目的局限在眼前的功利目标。本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比较研究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图书馆学习文化的历史沿革,分析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如何利用“沉浸式”学习文化体验,实现传统图书馆学习文化的复兴。
图 | 传统的图书馆借阅登记卡
图 | 现代的图书馆图书检阅平台
研究目标
探究大数据技术在营造图书馆学习文化氛围中的应用。
图 | 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3D打印版设计图
课题特点
体现图书馆传统学习文化和创新理念;
以图书馆学习文化改变窥探改革开放40周年图书馆学习文化演变。
图 | 更为开放的现代图书馆内部环境
课题任务
研究改革开放40年间图书馆文化的传承与变革;
研究大数据技术时代下的图书馆变革;
研究沉浸式文化教育体验的原理与应用;
探究营造更好图书馆学习氛围的方法途径。
图 | 现代图书馆的文化氛围
研究内容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有了新的定位。贵师大图书馆利用“桌角二维码”链接微信小程序,简化图书馆自习室选座流程(扫码占座),将微信小程序与贵师大网上数字图书馆相关联,同学在自习室可以更快捷检索馆藏书目,向图书馆提交图书荐购,进一步扩展数字化图书馆模式的具体应用,方便学生更好地获取资源,并将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更好地融入学生沉浸式学习之中,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打造现代图书馆沉浸式文化教育体验。
图 | 小组开展研讨式学习
研究过程
文献研究
史料查询
实地调研
问卷调查
人物访谈
图 | 人物访谈纪实拍摄
图 | 查阅图书馆珍藏图片库
主要成果
根据对当下图书馆学习氛围问题分析以及与过去图书馆学习文化相比较,认为推广“沉浸式”学习方式其重要性在于:
1.引导学生从“功利化”的目标性学习,转向注重过程的探究性学习;
2.促进学生更多地接受系统化知识,使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整合,构建自身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能够自发的尝试感悟、产生共鸣,不断熏陶精神境界。
结合贵州大数据中心的地区优势、教师教育的学校特色、现代图书馆的优越条件,构想并设计了两种实现“沉浸式”学习文化的途径。力求用现有资源,结合实际问题,为打造图书馆环境“沉浸式”学习文化体验提供参考
图 | 部分参展资料
图 | 部分参展资料